0

    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 教你识别真菌、细菌、病毒、生理性

    9个月前 | admin | 57次围观

    点击

    上面“种植信息台”免费学习种植技巧

    作物病害种类繁多,可分为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不同类别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要想对症下药,首先就要做到将作物几种病害区分开来。

    一、各类病害的主要特征

    1、真菌性病害

    (1)会产生不同形状的病斑。

    (2)病斑上会产生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无臭味。

    细菌种属鉴定_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_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

    番茄真菌性的叶霉病,叶片背面有明显的霉层

    2、细菌性病害

    (1)叶片上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而且病斑处很薄易破裂或串孔。

    (2)根茎叶易腐烂、有臭味。

    (3)果实上有疮痂,在果实表面有小突起。

    (4)根部尖端维管束易变褐色。

    (5)病部常有菌脓出现。

    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_细菌种属鉴定_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

    黄瓜细菌性软腐病

    3、病毒性病害

    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种类虽少,但危害大,易得难治。

    (1)花叶病毒,叶片皱缩,黄绿相间,金黄易凹,深绿易凸,无病叶平展,叶眉扇形。

    (2)厥叶型,叶片细长,叶脉上冲,呈线状。

    (3)卷叶型,叶片扭曲,向水弯曲。

    (4)条斑型,在西红柿要成熟果实上,出现青白色,渐变铁锈色,不易着色,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辣椒果尖端向上变黄色,在变黄部位出现短的褐色条纹。

    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_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_细菌种属鉴定

    黄瓜病毒病

    4、生理性病害

    属非生物病害,不具传染性。一般上午低于20℃,开花结果作物不能正常开花授粉,易出空洞果、畸形果,及落花落果。下午3时至半夜温度低于16℃,养份不易转化积累在叶生上和花芽上,造成叶片黑厚而小浓绿、易化瓜落果,形成花打顶、瓜打顶、自封顶。下半夜温度低于10℃,易低温受阻,叶易老化、干枯。

    茄果蔬菜缺素症:作物龙头弯曲,自封顶很容易是缺硼。开花不结实也是缺硼。龙头下新出来的新叶干尖,干边是缺钙。龙头下新叶是黄叶为缺硫。龙头下新叶是白叶缺铁。

    下部叶片叶全变黄这是缺镁。下部叶脉绿,叶下垂、叶肉有黄斑这是缺锰。下部叶肉变黄,叶脉是绿色这是缺锌。下部叶全绿,黄边是缺钾。

    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_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_细菌种属鉴定

    番茄缺镁

    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_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_细菌种属鉴定

    番茄缺钙

    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_细菌种属鉴定_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

    黄瓜缺硼

    二、如何区分作物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

    1、生理性病害“三性一无”

    植物生理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即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

    突发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发病时间多数较为一致,往往有突然发生的现象。病斑的形状、大小、色泽较为固定。

    普遍性通常是成片、成块普遍发生,常与温度、湿度、光照、土质、水、肥、废气、废液等特殊条件有关,因此无发病中心,相邻植株的病情差异不大,甚至附近某些不同的作物或杂草也会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散发性多数是整个植株呈现病状,且在不同植株上的分布比较有规律,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环境条件,植株一般可以恢复健康。无病征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细菌种属鉴定_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_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

    黄瓜生理性充水

    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_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_细菌种属鉴定

    番茄生理性水肿

    2、传染性病害“三性一有”

    传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因而又称侵染性病害。

    循序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有轻、中、重程度的变化过程,病斑在初、中、后期其形状、大小、色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田间可同时见到各个时期的病斑。

    局限性田块里有一个发病中心,即一块田中先有零星病株或病叶,然后向四周扩展蔓延,病、健株会交错出现,离发病中心较远的植株病情会有减轻现象,相邻病株间的病情也存在着差异。

    点发性除病毒、线虫及少数真菌、细菌病害外,同一植株上,病斑在各部位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其病斑的发生是随机的。

    有病征除病毒和类菌原体病害外,其他传染性病害都有病征。如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有脓状物,真菌性病害在病部有锈状物、粉状物、霉状物、棉絮状物等。

    当然,不管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传染性病害,在进行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验室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比较准确不同形状的病斑。

    细菌种属鉴定_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_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

    黄瓜白粉病

    这个杀菌剂是植物的救命药,真菌、细菌、病毒一次铲除,打上就见效。

    氯溴异氰尿酸,也叫“消菌灵”、“菌毒清”,被广泛用于自来水公司、游泳池、医疗场所等使用的氧化性消毒剂,据说还能治疗香港脚。

    农业上多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它是一种广谱、高效、无公害及与环境相容的农药,兼有内吸和保护双重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杀灭危害作物的真菌、细菌、病毒,对作物疑难病害有特效。

    防治对象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瘟病、根腐病、恶苗病、茎腐病等。

    叶类蔬菜:白菜软腐病、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等。

    瓜类: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角斑病、病毒病、枯萎病、叶斑病等。

    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腐烂病、炭疽病等。

    茄科蔬菜:晚疫病、青枯病、腐烂病、病毒病等。

    苹果、梨、桃:黑星病、褐斑病、腐烂病、轮纹病、穿孔病、流胶病等。

    葡萄: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褐斑病。

    小麦、玉米:纹枯病、赤霉病、锈病、粗缩病、叶斑病、立枯病。

    生姜:姜瘟病、青枯病等。

    香蕉:叶斑病等。

    花卉草坪:病毒病、根腐病、基腐病等。

    氯溴异氰尿酸的优越特性: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_细菌种属鉴定_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

    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混发

    农田中病害发生复杂,通常是某一侵染力较强的真菌实现侵染,在植物体表造成创口后,其他真菌、细菌、弱性寄生菌再趁机通过伤口侵染,故大田中病害多是混合发作。

    氯溴异氰尿酸是对细菌、病毒、真菌均具有杀灭效果的成分,最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_细菌种属鉴定_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

    柑橘溃疡病

    快速封闭创口

    植物体表的蜡质层就像人类皮肤一样,对内部植物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病害发生以后,蜡质层被病菌破坏,植物组织裸露。

    氯溴异氰尿酸对植物蜡质层无任何影响,故对植物使用安全。植物病斑出现后,蜡质层被破坏,氯溴异氰尿酸直接接触暴露的植物组织后,会快速导致病斑处最表层的植物细胞木栓化,即病斑处最表面的植物细胞不透水不透气,对病斑实际发挥封闭作用,有效阻止病斑继续发展。

    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强

    细菌性病害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有效药剂种类却在减少,尤其是农用链霉素被限制使用、叶枯唑退出原药登记后,针对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只剩下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及铜制剂等。

    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速效性较差,整体防治效果不高;有机铜制剂(喹啉铜/噻森铜)安全性好但速效性欠佳,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氧化亚铜)速效性突出但安全性较差,在细菌性病害防治方面均存在缺陷。

    氯溴异氰尿酸直接导致病菌细胞死亡,加之可封闭植物伤口,细菌性病害引起的病斑见药后即迅速变干,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好。

    锈叶新木姜子(原变种)_细菌种属鉴定_玉米细菌性新叶斑病病原鉴定

    辣椒病毒病

    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氯溴异氰尿酸对病毒病活性最为突出,大田使用表明,如一周内连续使用两次,可明显导致已有花叶症状逐渐减轻,表明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混配性广

    氯溴异氰尿酸混配性很广,但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用。

    氯溴异氰尿酸的使用方法

    粮食作物:每亩用20~40克,对水25~50千克均匀喷雾。

    蔬菜、瓜果、经济作物:北方地区用2000~2500倍液喷雾,南方地区用1000~1500倍液喷雾。

    浸种:浓度为500毫克/千克,浸种24小时即可。

    注意事项:

    防治细菌性、病毒性病害,最好间隔一周连续使用两次。

    对真菌性病害持效期较短,单纯防治真菌性病害时不建议单独使用,可搭配其他成分一起使用,即可保证持效期,更提升见效速度及可靠性。

    在配药时,先将氯溴异氰尿酸溶解后,再放入其他成分。

    学习农业技术/掌握种植技巧

    种植信息台,30万农人都在看↓↓↓

    若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左下角分享到朋友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