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延伸重症病房:将原五官科改建成过渡病房

    1年前 | admin | 98次围观

    这个寒冬异常凛冽,却也格外温暖。不辞辛劳的医护工作者,自觉隔离在家的普通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善意和爱,却好似一束光将这个寒冬照得无比温暖、明亮。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重症特种兵、医护齐上阵

    随着新冠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也日益增多。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原有的28张抢救床位已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此时,院领导立即成立指挥工作组,医务处、护理部连夜统筹,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教授与潘文彦、虞正红两位总护士长立即讨论建成两个延伸重症病房:将原五官科改建成亚重症病房,将原泌尿外科改建成过渡病房。设备科也以最快的速度调配到四大法宝——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高流量吸氧机、呼吸机转换接头,以确保普通病房的每个床位都能进行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重症医学科像一支“特种兵部队”,训练有素的战士们随时可以应战。尽管外科监护室相当比例的医护人员陆续被病毒感染,但“轻伤不下火线”,为了患者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刘霄、梅静骅、李颖三位护士长负责延伸病房的环境设备及人力的调配,为应对缺兵少将的困难,形成了将三个病房的人力混合排班的模式,将重症的护士分配到延伸病房,让具备危重症专业技能的护士与病房护士搭配,确保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虽然重症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他们不害怕生命中有裂痕重症患者逐渐增多,因为那往往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生命虽然短暂脆弱,但同时也绵长坚韧,任凭病毒肆虐却永不言弃。重症人始终坚信:生命的纽带一头连着病人,一头系着医护人员。作为医护工作者,病毒的来袭我们也许无力阻止,但无限的努力和永不言弃的坚持是我们紧紧拉住生命的强大武器。

    与百岁老人共克时艰

    随着社会面阳性患者增多,收治的阳性患者中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加,保障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嘶哑着嗓子坚持问诊的床位医生,强忍着全身酸痛坚持上班的护士,轮轴转、舍小家为大家的呼吸治疗师……医务人员的角色也随时在“医”与“患”之间切换——一边疗伤,一边去堵疫魔的枪。

    102岁的张爷爷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导致低氧血症和呼吸极度困难。在接到收治指令后,为保障重症患者救治,医护人员立刻梳理床位资源,配备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抢救车等设施、药品及物品。从救护车抬下来的张爷爷端坐呼吸、胸闷气短、大汗淋漓,家人奔跑中略显凌乱的脚步显示出他们的慌乱与无措。

    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的表现_重症患者逐渐增多_2016重症患者营养指南

    值班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齐心协力把张爷爷抱到床位上。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强心、抽血、血气检查、床旁胸片等,抢救在临危不乱的进行中。医生决定立即给张爷爷进行高流量吸氧治疗和纤支镜吸痰,先改善最要紧的氧合问题。张爷爷的肺部感染情况严重,留给医护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排除禁忌后,医生决定让张爷爷立刻进行清醒俯卧位改善通气,这样会使张爷爷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改变,减少纵膈和心脏对肺的压迫。当班护士也立刻调整好超负荷的身体,去准备俯卧位需要用到的床单、软枕、皮肤保护贴等物品,尽最大努力提高抢救效率,即使繁忙,却还是保持一如往常的有序规范。这就是重症人,越是危急时刻越是见真章!

    “人员就绪,导管安置就绪,所有准备就绪。”随着口令的发布,张爷爷进行了改善新冠感染的俯卧位治疗。胸前放置枕头,双手放置头部两侧,背部贴上电极片连接心电监护,身上的导管也固定妥善。在这数九寒天,汗水仍不停从额头滚落,却也来不及擦拭,因为还有更多病人在等着医护人员。

    重症患者逐渐增多_2016重症患者营养指南_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的表现

    经过医生确立诊疗方案、护士的精心护理、呼吸治疗师的专业耐心指导、持续几天的俯卧位和高流量治疗,张爷爷的情况明显好转,终于可以自行咳痰了。他还会时常鼓励同病房的另一位百岁老人一起树立战胜病毒的决心。这不仅是垂垂老矣的长者与命运的斗争,也是医护人员与死神进行的拉锯战。

    扛得起、冲得上

    成长也许是有声音的,在千磨万击的岗位上,在万籁俱寂的夜里,在日渐强大的心底,你能听见这声音微小却美妙。

    深夜的病房灯火通明,急迫的呼救声伴着匆忙的脚步声此起彼伏。“嘀——嘀——”心电监护仪的蜂鸣声回荡在空荡的过道里,世界从来没有如此安静过,只听得到医生和护士在连续大声呼叫:“32床患者发生病情变化,快准备抢救。”

    icu的抢救,每一秒都在和时间赛跑。大门外的家属双手合十含泪祈祷,门内的医护人员拼尽全力与死神战斗。患者呼之无应答,双侧瞳孔较前增大对光反射迟钝,心率血压呈下降趋势。当班护士立即迅速将患者处于去枕平卧位,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肾上腺素静注、佳乐施快速静滴、去甲肾上腺素静脉微泵……”一名护士正在进行药物的复述确认和使用,另一名护士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并密切注意着生命体征的变化。确认导管在位后妥善固定,呼吸治疗师给予纯氧进行纤支镜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就这样在经过了半个小时的紧急抢救之后,32床患者终于稳定,医护人员向他解释了刚刚发生的病情变化和气管插管留置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告诉他家人都在外面陪伴他,希望他能够早点康复。

    监护室是一座没有硝烟的战场重症患者逐渐增多,也是一道阻隔生死的屏障。在这里,时刻上演生死时速;在这里,时刻与死神展开拉锯战;在这里,医护人员用时刻准备战斗的姿态诉说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翻开中山八十五载的时光之卷,“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早已刻入了中山人的一言一行中。对于中山重症医护人员来说,心之所向必以天下为先,因为无论处于何种境况、经历怎样的悲欢,生命都值得倾尽全力去珍惜、去关怀、去守护。那些孤寂时的问候、苦难时的援手、寒夜里的灯火,让生命得到了慰藉,使人间充满了真情。我们在风雨同天、同袍同泽的传递中看到了大爱,也在一位位“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的医护人员心中看见了大美。

    标签: 心外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