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水文降水量、水面蒸发观测和资料整编2020-12-23

    12个月前 | admin | 87次围观

    水文降水量、水面蒸发观测和资料整编2020-12-23 18:10

    1降水量观测场地环境:①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以及烟尘影响,使在该场地上观测的降水量能代表水平面上的水深。②观测场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时,要求雨量器(计)离开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2倍。(特殊情况下至少为障碍物与仪器器口高差的2倍)③在山区,观测场不宜设在陡坡上或峡谷内,要选择相对平坦的场地,时仪器器口至山顶的仰角不大于30度。

    2降水量观测场地设置:①观测场地面积仅设一台雨量器(计)时为4×4m2,同时设置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时为4×6m2。②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种草或作物的高度不宜超过20cm,有条件地区的地区,可利用灌木防护。栅栏或灌木的高度一般为1.2~1.5m;并应常年保持一定的高度;杆式雨量器(计),可在其周围半径为1.0m的范围内设置栅栏保护。③观测场内的一起安置要使仪器相互不受影响,观测场内小路及门的设置方向,应便于进行观测工作。④在观测场地周围有障碍物时,应测量障碍物所在的方位、高度及其边缘至仪器的距离,在山区应测量仪器至山顶的仰角。

    3雨量器(计)的基本技术要求:①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的承雨器口径采用200mm,允许误差为0.6mm。②承雨器口应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刃口锐角40°~45°。为防止锈蚀和变形,承雨器口宜用铜质或铝合金制成,内壁光滑无砂眼。③承雨器口面应与器身中心轴线相垂直,与雨量器储水筒底面或自记雨量计外壳底面相平行。④专用雨量杯的总刻度为10.5mm,其最小刻度与雨量站的观测记录一致,最下其实刻线应等于二分之一记录精度,制作量雨杯的玻璃质量和刻度误差应符合国家容量仪器标准⑤仪器分辨力为0.1(0.2)mm的量测精度要求:排水量小于和等于10mm时,量测误差不宜超过±0.2mm(±0.4),排水量大于10时,量测误差不宜超过±2%(4%);仪器分辨力为0.5mm的量测精度要求:排水量小于和等于12.5时,量测误差不得超过±0.5mm,排水量大于12.5mm时,量测误差不得超过±4%。⑥自记雨量计运行过程中的时间记录误差,机械钟的日误差不超过±5分钟,石英钟的日误差不超过±3分钟,月误差不超过±5分钟。⑦记录笔划线清晰,无断线现象,划线宽度不超过0.3mm,记录笔的调零微调机构应方便、可靠降水量观测仪器,复零位误差不超过仪器分辨力的二分之一。⑧用于采集降水量信息数据的固态存储器,采集信号数与输入信号数之差在±3%以内。时间分辨力不大于5分钟。

    4①雨量器由承雨器、储水筒、储水器和器盖等部分组成,并配有专用量雨杯。用于观测固态降水的雨量器,配有无漏斗的承雪器,或采用漏斗能与承雨器分开的雨量器。②累积雨量器主要由承雨器、储水筒、泄水阀等组成。③虹吸式日记自记雨量计采用浮子式传感器,机械传动,图形记录雨量,记录分辨力为0.1mm。主要由承雨器、虹吸管、自记钟、记录笔及外壳等组成。④翻斗式日记自记雨量计采用翻斗式传感器,电量输出,图形记录和同步数字显示降水量,记录和计数的分辨力为0.1mm或0.2mm。传感器部分由承雨器、上翻斗、计量翻斗、计数翻斗、转换开关及外壳等组成,记录部分主要由步进图形记录器、计数器和电子传输线路部件等组成。

    5降水量单位以毫米表示,其观测记载的最小量(记录精度),应符合以下规定:①需要控制雨日地区分布变化的基本雨量站和蒸发站必须记至0.1mm。②不需要雨日资料的雨量站,可记至0.2mm;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亦可记至0.5mm。③无人驻守观测的雨量站和汛期雨量站,可记至0.5mm;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可记至1mm。

    6仪器的检查:1、新安装在观测场的仪器,必须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认真检查仪器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并按下列要求检查仪器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①分别以每分钟大约0.5、2、4mm的模拟降水强度向承雨器注入清水,检查记录器记录和计数器显示值与排水量比较,其量测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以内。注水量要满足连续记录3~5量程。②由电量输出的仪器,应分别检查交流、直流电源供电时仪器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③经过运转检查和调试合格的仪器,经过试用7天左右,证明仪器各部件性能合乎要求和运转正常后,才宁正式投入使用。④在试用期内,检查自记钟的走时误差是否符合限差。)2、对停止使用的自记雨量计降水量观测仪器,在恢复使用前按上述要求进行注水运行试验检查。3、每年用分度值不大于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观测场内各个仪器的承雨器口直径1~2次。4、每年用水准器或水准尺检查承雨器口面是否水平1~2次。5、宜每年对虹吸式自记雨量器进行一次器差检查。

    7规定观测降水起止时间的雨量站,应加测降水起止时间,并统计一次降水量。当降水中间有间歇时,若间歇时间大于15分钟,间歇前后就作为两次降水进行观测记载;若间歇时间小于或等于15分钟,则作为一次降水进行观测记载。为减少蒸发损失,无论是否观测降水起止时间的雨量站,均应在降水停止后及时观测降水量,并记录在与降雨停止相应的时间(记起止时间者)或时段(不记起止时间)降水量栏。

    8固态降水量观测:1、在降雪或雹时,应取去雨量器的漏斗和储水器,或换成承雪器,用储水筒承接雪或雹,在规定观测时间以备用储水筒替换,并降换下来的储水筒加盖带回室内。2、固态降水量的量测方法【①待取回室内的储水筒的雪或雹融化后(禁止火烤),倒入量雨杯量测。②取定量温水加入储水筒融化雪或雹,用量雨杯测出总量,减去加入的温水量,即得雪或雹量。③配有感量为1g台秤得站,可用称重法。称重前应将附在筒外得降水物和泥土等清楚干净。】

    9特殊观测:1、雪深【①当观测场四周视野地面被雪覆盖超过一半时,测记雪深。②用有厘米刻度得直尺测量雪深,每次测量必须测三点,求其平均值作为该次测量得雪深,记至厘米。在测雪板上观测,三点相距0.5m;在附近场地上观测,三点相距5~10m,且每次测点位置应不重复。③为了将雪深正确折算成降水量,当雪深超过5cm时,可用体积法或称重法测量与雪深相应得雪压(记至0.1g/cm3),同时注意观测降雪形态。】2、冰雹直径【遇较大冰雹时,应选测几颗能代表多数得冰雹粒径作为冰雹直径,并挑选测量最大冰雹直径。被测冰雹的直径,为三个不同方向直径的平均值,记至毫米,注在降水量观测记载簿与降雹时间相应的备注栏。】3、降水强度【仅使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的测站,凡需要取得暴雨强度资料者,在暴雨时,可根据降水强度变化主动增加观测次数,并将加测降水的起止时间和降水量记入观测记载簿。】

    10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注意事项:①每日观测时,注意检查雨量器是否受碰撞变形,检查漏斗有无裂纹,储水筒是否漏水。②暴雨时,采取加测的办法,防止降水溢出储水器。如已溢出,应同时更换储水筒,并量测筒内降水量。③如遇特大暴雨灾害,无法进行正常工作时,应尽可能及时进行暴雨调查,调查估算值应记入降水量观测记载簿的备注栏内,并加文字说明。④在冬季结冰期,每次观测后,储水筒和量雨杯内不可有积水,以免冻裂。

    11能保证虹吸式自记雨量计长期正常运转的雨量站,可停用雨量器,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使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①少雨季节和固态降水期。②当自记雨量计发生故障不能迅速排除时,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观测段次按《测站任务书》要求确定。③需要同时用雨量器进行比测时,可按两段次观测。④需要根据雨量器观测值报汛时,观测段次应符合报汛要求。

    12降水量观测误差及控制:用雨量器(计)观测降水量,由于受观测场环境、气候、仪器性能、安装方式和人为因素影响,使降水量观测值存在系统误差和随即误差。①风力误差(空气动力损失)【是降水量观测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一般可使年降雨量偏小2%~10%,降雪量偏小10%~50%。应从观测场的选择、仪器安装高度等方面将其控制在3%以内。】②湿润误差(湿润损失)【在干燥情况下,降水开始时,雨量器(计)有关构件要沾滞一些降水,导致降水量系统偏小。每次降水量的湿润损失,一般为0.05~0.3mm,一年累积湿润损失量,可使年降水量偏小2%左右;降微量小雨次数多的干旱地区,年湿润损失达10%左右。应从下列两方面进行控制①提高雨量器(计)各雨水通道、储水器和量雨杯的光洁度,保持各仪器部件洁净、无油污、杂物,以减少器壁沾滞水量。②在降水之前,用少许清水湿润雨量器(计)各部件。】③蒸发误差(蒸发损失)【蒸发损失量占年降水量的1%~4%,应按下列要求将蒸发损失控制在1%~2%以内。①用小口径的储水器承接雨水。②向长雨计的储水器或浮子室注入放蒸发油,防止雨水蒸发。③每次降水停止后,及时观测储水器承接的降水量。④尽量提高各接水部件的密封性能。】④溅水误差:导致水量偏大,防风圈的溅水误差可使年降水量偏大1%左右;地面雨量器的溅水误差可使年降水量偏大0.5%~1.0%⑤积雪漂移误差:偏大⑥仪器误差⑦测记误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