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永祥股份碳资产管理总监汪军:企业需要想方设法进行减排

    1年前 | admin | 140次围观

    bp中国碳排放计算器_bp中国碳排放计算器_碳排放税和碳排放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高歌3月18日,在ClimateX组织的一场直播中,永祥股份碳资产管理总监汪军详细地解答了这个问题。汪军长期参与碳交易与企业碳管理的相关工作。履新通威不久的他正在着手做集团的碳盘查工作。双碳目标提出已近半年,公众对此热度不减,当天上线的人数约是平常的两倍。

    在碳中和之前,更多被提到的概念是碳减排。碳排放是有成本的,企业因此需要想方设法进行减排。从全球碳排放定价情况看,其一是通过碳市场自由交易发现价格,其二是收取碳税。总体而言,全球范围内碳价格差异很大,最低约为2美元/吨,最高为瑞典碳税,逼近130美元/吨。

    汪军认为,从全球都在提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之下预计碳价格未来还会有上涨预期。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启动后,预计配额总量将是欧盟碳市场的两倍,交易量和交易额预计也会赶上甚至超过欧洲市场的交易体量。欧盟的碳市场目前体量最大,价格水平也在近年内出现攀升。

    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800家企业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超过50家企业宣布已经实现碳中和,如苹果公司去年7月宣布到2030年将在其整个业务、制造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实现碳中和;埃克森美孚提出2025年实现净零增长;壳牌的目标是在2030年成为极具规模的低碳企业,至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国内企业中,腾讯于今年1月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通威集团则宣布将于2023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企业为什么要做碳中和?汪军认为,目前来看首先是实现其社会责任,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强制企业碳中和,其二是率先垂范,带动产业链提出更有力的减排目标。但从长远看,是为了规避未来可能的风险。“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的碳排放本身就是风险,不管是相关的政策存在逐渐加码的可能性,还是碳关税的征收,因此提前布局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政策风险或市场风险。”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在建议加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的议案中也提出,目前欧盟碳排放成本已经达到30欧元/吨二氧化碳,预测到2030年将在60-90欧元之间,当前的欧盟碳价格折合煤电的额外碳成本是0.23元/度,折合焦炭制钢的额外成本是400元/吨。欧盟即将提出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差价税。美国和英国也正在酝酿类似机制。

    双碳目标下,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做自身的碳盘查工作,以摸排当前的碳排放总量,但企业“碳账”该怎么算?企业实施“碳中和”目标一共需要分几步?

    实施路径

    碳中和并不意味着是零排放。汪军表示,当一个组织或产品在一定时间或空间范围内产生碳排放,与其通过外部减排技术产生的减排量对等时,可称为碳中和。从实施路径上来看,碳中和可以通过外部减排项目或是直接购买相应的环境权益来实现,零排放则意味着自身排放为零。

    从类别上区分,碳中和又分为企业碳中和以及产品碳中和,前者只需要考虑企业内部碳排放的中和,后者涉及整个产业链的产品的碳中和。

    碳中和这一概念对于大部分消费者,甚至是企业而言都是“飘在半空中”的,产品碳中和后,可以推出类似于“碳中和咖啡”等消费品,能够让消费者对这些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

    一些国际能源公司也已经推出了碳中和LNG(液化天然气),主要是指,交付双方依据核证减排标准,利用经该标准认证的减排项目,抵消了相应的液化天然气(包括生产、液化、运输、再气化和最终使用环节)碳排放相关的二氧化碳当量。

    不管减排路径与方式如何区别,对于企业而言,绕不开的一步是计算出整体的碳排量。汪军表示,目前有关企业碳中和并无相关认证评价标准,根据相关的国际标准,企业减排责任划分可分为三个范畴:范畴一最为直接,主要是指直接排放;范畴二主要包括企业用电和用蒸汽产生的排放,因为用电或用热需要从公共事业单位购买,而这个过程中的碳排并不发生在企业的物理边界内,所以属于间接排放;范畴三主要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排放,其边界并不是很清晰,涉及到产业链,包括向上游购买到产产品以及向下游销售的产品等。

    一般而言,做企业碳中和时只考虑范畴一和范畴二的排放。但更为先行的企业也会将范围三考虑其中,以壳牌为例,其最新提出的净零排放的目标除了壳牌自身生产能源所产生的排放,同时也涵盖由壳牌作为产品去销售给用户所产生的排放。总体来看,壳牌销售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品比自身生产的石油、天然气多出3倍。及至2050年,壳牌将不再为仍然存在未经抵消的碳排放的客户提供服务。

    算清当前碳排的总量后,需要定碳目标和具体的实施减排的路径。对于“减无可减”的剩余排放,通常的做法是购买外部的抵消额,或称环境权益,通过外部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指标,这部分适用于范畴一和范畴二的抵消。而对于范畴二,还可以通过购买绿色电力指标来实现,即便使用的是网电,无法区分是否是风电或光伏,但通过购买风电光伏的环境属性(绿证),可以宣称用的电是“零排放”。

    汪军表示,这两种方式可以通过届时的市场价格进行比选后作出选择。因为实际上,不管是减排权还是绿证都是自由交易的市场,价格具有波动性,哪种方式的价格更低没有定论bp中国碳排放计算器,需要实时关注。“随着需要制定碳中和目标的企业越来越多,未来这两种权益的价格存有上行的趋势。”

    在上述步骤完成后,企业还需要做独立的三方核查,而后可以进行碳中和声明。

    步骤拆解

    企业碳排放核算,即碳盘查bp中国碳排放计算器,是实施碳中和计划的第一步,汪军给它的定义是企业根据相关核算指南对其组织边界内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计算。“并不是我们拿计算器或者依据某个表格就可以计算的。计算碳排放有指南或者是工具,国际上最常用的是ISO14064-1,但其中没有排放因子,相关数据大部分需要从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去找,我们还可以从发改委此前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其中可以找到相应的排放因子。”汪军表示。

    如果将大方向把握住,计算方法较为简单,即使用量乘以排放系数。国际上对碳排放的计算方法是用不同能源的消耗量乘以排放因子,排放因子指的是消耗单位燃料时产生的排放量。

    有关产品碳中和显然是一个要求更高的领域,涉及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原料开采到生产运输使用直到废弃所产生的全部排放,包括制造阶段、初级供应商、次级供应商等。

    据汪军介绍,主要有两个核算标准,一是PAS2050:2008,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另一个是ISO14067,两者在内容上相差不多,但后者由于是国际标准,相关的表述更为规范。

    汪军说,一般情况下超过三级的供应商就需要用到生命周期数据库,主要是全国范围内,或是某个地区的排放因子,但是目前国内没有官方的数据库,国内也有高校在做,全球范围内,欧洲有两个数据库,韩国有一个。“如果要做产品碳中和,需要国内的官方数据库,这是比较紧急的事情。”

    计算过程相对于企业碳盘查更为复杂,需要借助碳足迹的计算软件,涉及产品的建模,总输入、总输出、能源输入以及废弃物的排放和副产品的分配等。

    再看目标制定,汪军建议可以依据SBTi(ScienceBasedTargetsinitiative,科学碳目标倡议碳減排目标)这一指南制定出更为合理的企业碳中和目标。此外还可以参照CDP(CarbonDisclosureProjec)出具的问卷提升公司的碳管理水平。

    CDP总部位于英国,每年都会要求世界上的大企业公开碳排放信息及为气候变化所采取措施的细节,是碳排放披露方法论和企业流程的经典标准之一。

    企业在进行目标分类时,如果简单地说,到某一个时间点实现碳中和,会略显单薄,因此汪军表示要需要进行目标分解,用其他的指标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即目标举证。从现有的企业业已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中,汪军按照提法的差异将其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要目标包括,企业或产品到某年实现碳中和,更为具有雄心的提法是,范围三排放到某年实现碳中和,最为“激进”的是,将历史排放纳入其中,目标到某年实现历史碳排碳中和;次要目标包括,产品碳排放强度相对到某年降低相应的比例或是清洁电力比例相对于某年有所提升等。

    汪军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上升期中的企业一般不会提绝对减排,更倾向于相对减排,比如降低产品的碳强度,或者是单位利润的碳强度等,基准年的选择可以根据排放数据保有且较为典型的年份,据此制定目标。”

    在减排措施中,如果不清楚碳排放发生在企业的哪个环节,实施减排就无从谈起。因此,汪军认为建立企业内甚至是供应链上较为完整的碳管理体系是实施减排措施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步,主要包括体系的搭建以及信息化。“如果这个基础没有打牢固,后面措施都难于落地。”

    其二是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通过自建电站,直购新能源电力,外购绿证等,或者在运输环节使用新能源车。汪军认为,这一步骤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最易实施的环节。

    技术减排的方式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抓手,不管是否存在碳中和的预期,这个环节都是企业着力在推进的。此外还有管理手段减排,比如出台一些规章制度,使企业在上新项目或者购买新设备时倾向于更低碳的选择。

    汪军认为还可以通过内部“碳定价”,借此让与碳排放相关的部门了解碳排放的价格,形成激励,有利于最终减排目标的实现。

    标签: 碳排放
    发表评论